本报记者 刘国磊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日趋年轻化。心脏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发病率也日渐升高。因该病变完全闭塞时间相对较长,介入治疗的成功率较低且术后出现并发症几率高,所以CTO介入治疗十分具有挑战性。
近年来,衡水四院加快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步伐,努力构筑高端发展平台、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承载能力,服务供给效率持续提升,在医院内形成“天天有好医生坐诊”“周周有创新技术突破”局面,群众看病就诊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该院CTO介入治疗的开展就实现了“患者留衡”以及基层救治网络的完善和优化!
“这根导丝偏软……换一根硬度高的。”
“好……通过闭塞段。”
“球囊过不去,换更小的。”
“球囊顺利打开,病变部位血流恢复。”
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导管室,历经3个小时,一台心脏血管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介入手术终于成功完成。
接受手术的王先生今年只有40岁,一周前感觉胸口不适,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其心脏右冠状动脉中段已经呈现了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状态,依靠左前降支逆向侧枝循环代偿给闭塞的右冠状动脉远端供血。
众所周知,冠心病是一种现代社会常见的心脏疾病。由于供应心脏营养的血管——冠状动脉(分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一条或者多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并影响心脏功能,由此产生的心脏病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发生猝死。目前,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治疗,依据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治疗策略。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是一种特殊的冠心病,此类病变因血管完全闭塞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都在三个月以上,介入治疗的成功率较低且手术并发症高,使CTO介入治疗十分具有挑战性。
衡水四院心内一科医生马高峰从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0年,每年手术在500例以上,尤其对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的介入治疗积累了一定经验,闭塞段血管开通率能达到85%以上。马高峰说,通过门诊数据可以发现,约有两成冠心病患者是CTO。CTO的形成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演变过程。这类病变的形成通常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破裂开始,在破裂斑块两端形成血栓,同时随着时间的延长,最终导致冠状动脉血管腔完全闭塞。其特点是“阶段性闭塞”形成,却很少发生全程一次性闭塞。大部分以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
心脏上一条血管完全堵塞后,另外两条或一条血管通过毛细血管的侧支循环发挥代偿功能。但是,其他血管最好的侧支循环相当于自身血管狭窄90%。比如王先生此类患者,正值壮年,这种供血是完全满足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需求的,况且后期一旦“代偿”血管发生严重狭窄或者闭塞,会引发生命危险,因此必须要开通。
CTO也因其难度高、放射线暴光时间长、需要施术者技术积累和沉稳心态、多种器械的配合而被称为心脏冠脉介入治疗“最后的堡垒”,目前仍然是冠脉介入治疗最富挑战性的病变。
“CTO介入手术开通过程都很复杂,平均时长1至3个小时。其间,我们还要背负重达30多斤的铅衣,也背负着患者对我们的信任。”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马高峰医生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健康生活习惯、远离高危因素。他指出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高血压。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风险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是心血管疾病不良结局的明确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血脂成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越容易得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常同时存在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多种危险因素,因此这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发病较早、进展较快,且病变更为严重。
超重肥胖。超重及肥胖人群常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是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吸烟可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使机体处于炎症状态,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和血栓形成,也可引起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
不健康膳食。高盐摄入是公认和证据最强的高血压危险因素;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增加血脂异常、肥胖、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风险。
既要规避以上这些不利因素,还要有规律的生活。规律的生活起居包括按时起床、定时进餐、适量锻炼、按时睡眠、适当休息、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