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2023年度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含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绩效考核结果,泉州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再获“优秀”等次,连续3年在福建省地级市中位列首位。
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主要从业务指导、专利纠纷情况、办案质量、专项行动、执法协作、知识产权立法、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典型案例、试点工作、技术支撑、驰名商标保护等多个方面,对地方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进行全方位评估,是国家层面对地方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综合评价。在参评的133个省级城市及地级市中,泉州排名第21名,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2023年以来,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泉州市市场监管局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全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工作,多措并举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体系,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打造纠纷多元化解“新体系”
在全市设立21个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推动建立“调解+速裁”工作机制,实行纠纷调解前置,在纠纷引导和疏导端发力,构建行政、司法同频联动的诉源治理格局。2023年市县两级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对995件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开展诉前调解,其中1名调解员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推出裁决案件办理“新举措”
出台系列文件规范专利行政裁决,实行繁简分流,办案时限缩短50%。2023年全市立案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948件,罚没款1031万元;6件获评省级典型指导案例,辖区内2件专利纠纷案件经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维持行政机关作出的裁决决定。连续两年营商环境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指标在全省营商环境监测督导考核中获评“标杆”档次,创新主体满意度逐年提升。
构建快速协同保护“新格局”
泉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晋江市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累计接收专利预审案件5594件,已获授权4859件,专利授权周期比普通渠道缩短90%、授权率提升60%,专利预审服务跑出“加速度”。2024年1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泉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新增16个专利预审服务分类号,目前可受理的专利预审服务分类号达136个,覆盖机械装备制造、卫浴消防、石材产业的高端智能制造技术领域,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力电子、通信化工、新材料等新型产业技术领域。(曾华莹)